智慧手機2014年中國增速放緩 獨特商業模式是關鍵
中低價成趨勢 廠商應加大力度投入
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雖然2014年中國的智慧手機市場保持一定增速,但2,500元人民幣以上的智能手機占比將從16%下滑到13%,出貨量也從2013年的4,830萬支降低到2014年的4,615萬支,預估衰退4.5%。探究其因,主要是中國市場上的消費者平均收入不高,只有質優價廉的產品才能激發出購買力,加上2013年各大品牌廠商推出的旗艦機型缺乏創新,難以產生原有用戶的換機衝動。此外,中國宏觀經濟的減速也為高端消費市場帶來不小衝擊,消費者對手機價格敏感度開始變高,更傾向購買高性價比的手機產品,而不僅止於著重手機品牌。
至於千元人民幣以下的智慧手機,拓墣產業研究所預測,2013年占比為36%,2014年則提升至42%。隨著中國本土手機品牌廠商的崛起,智慧手機的平均價格呈現穩步下降態勢,中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高,低價是中國市場永恆的主題,手機品牌廠商應提前做好準備,即便是擁有不錯的高端品牌號召力的廠商,也應加大在中低價手機上的投入力度,才能在激烈的手機戰局中分食大餅。
硬體創新難度大 獨特商業模式值得關注
由於手機品牌廠商在硬體上已難再有極大創新,未來高價智慧手機之間的競爭,不能局限在硬體設定上,對消費者而言,手機並不是硬體設定愈高,用戶體驗就一定愈好,廠商必須更加關注軟體的優化,例如:通過優化觸控驅動程式來提升手機流暢度通、通過優化手機的記憶體清理模組和自動關閉不必要的自啟動APP來提升系統運行效率、通過定時清理系統的垃圾檔來提升存儲空間的利用率等。拓墣產業研究所分析指出,在使用者十分關注手機系統運行的流暢度之下,廠商可以在手機的軟體上多下功夫,並在產品宣傳中強調在軟體上所做的優化,通過軟體的優化和改進,廠商除能較有效提升用戶體驗外,其花費也比純粹硬體升級要低很多。
另外,中國的智慧手機市場上,一些品牌廠商雖然實現不錯的手機銷量,但盈利能力卻一直不強,在業績壓力下,品牌廠商開始進軍中高端手機市場,但高端品牌的打造需要長時間和巨大資金投入,廠商在短期內很難獲得如同蘋果和三星目前所具備的品牌溢價能力,而手機周邊產品的開發是廠商提升銷售毛利率的好方法,很多手機周邊產品的毛利率遠高於手機,除此之外,手機周邊產品的銷售還能説明品牌廠商提升用戶對自己品牌的忠誠度,廠商可為自己的手機產品打造各種專屬配件,從而反過來刺激手機銷量的增長。
用戶在購買手機之後,自然就會產生購買手機周邊產品的需求。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手機是一個高度智慧、高度移動、高度互聯性的設備,可以和各種周邊設備產生互動,廠商應在開發手機產品的同時,也重視周邊產品的研發投入。以獨特商業模式快速崛起的小米為例,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13年小米手機的銷量為1,800萬支,2014年可上升至2,800萬支,小米依靠手機這個中心設備來構建自己的移動互聯生態系統,而軟體和服務更是小米未來的重要利潤來源,這些是這個年輕品牌得以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打下一片天的主要原因,值得其他品牌手機廠商關注、借鑒。